
1.1加工過程中對顆粒硬度的影響因素
顆粒硬度是實驗動物顆粒飼料質量好壞標準之一,不同的動物對顆粒飼料硬度要求不同,嚙齒類實驗動物對顆粒硬度要求大,其他實驗動物對顆粒硬度要求小。在顆粒飼料生產過程中,影響顆粒飼料硬度的主要因素有:原料的粉碎粒度——粉碎粒度越小,顆粒硬度越大;原料中淀粉含量——淀粉含量高,顆粒硬度大;飼料混合的均勻度——飼料混合不均,不僅影響顆粒飼料營養(yǎng)價值,同時也影響顆粒硬度;粉料含水量——含水量過高,壓制顆粒硬度差。另外顆粒機器滾輪與壓模圈之間間隙大小也可影響顆粒飼料硬度,間隙小顆粒硬度大,間隙大顆粒硬度小。成品飼料中含水量多少,顆粒硬度也不同,含水量大,硬度差,含水量過低(<4%),顆粒碎性大,硬度也差。實踐證明,嚙齒類實驗動物成品顆粒含水量一般以5%~8%為宜。其他實驗動物顆粒含水量一般以7%~10%為宜。
1.2加工工藝對顆粒飼料營養(yǎng)質量的影響
在顆粒飼料生產過程中對營養(yǎng)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飼料維生素的損失上。制粒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摩擦,壓力、高溫、蒸汽濕度及調質時間,這些因素均對維生素影響較大。維生素A在有氧的條件下,溫度達100℃時即被破壞。應用潮濕的蒸汽和較長的調質時間,使在制顆粒的溫度升高,在這種情況下,硫胺素的損失高達30%,而在一般情況下預計損失為10%~20%。壓制顆粒飼料時應用蒸汽的方法對核黃素的穩(wěn)定性影響不大,但隨顆粒機溫度的增加損失增加,蒸汽壓力降低(“潮濕”的蒸汽)核黃素的損失增加,應用“濕”蒸汽壓制顆粒飼料時核黃素的損失量可高達30%。壓制顆粒飼料用蒸汽調質時對吡哆醇的損失比制備粉狀飼料多,損失的程度隨壓制條件—溫度低于700C以及壓模表面光潔沒有磨損時損失率降低,一般由壓制工序造成的損失率不應超過8%。粉料混合物或顆粒原料中添加水分(潤濕作用)與用“潮濕”蒸汽一樣都會使更多的吡哆醇受到損失。
2、烘烤工藝對顆粒飼料質量的影響
2.1對烘干效果的影響 生產實踐告知,小型(非蒸汽型)顆粒機械往往要求一定濕潤程度的粉料才能制粒。因此,出機顆料含水量高,不能直接貯存,需要烘烤以減少含水量。烘烤溫度低,則烘烤時間長;溫度過高可導致顆粒飼料表面焦化,同樣影響烘干效果。另外顆粒初水分含量多在同等溫度下,烘烤時間長,盛料盤所盛飼料厚度大,烘烤時間長。據測定,一般顆料初水含量為(22±2)%,盛料盤盛料厚度為8~10 cm,在有一定風速的烘房內經75℃烘烤(8±2)h為宜。
2.2對營養(yǎng)質量的影響 實踐證明,一方面烘烤溫度越高,時間越長,對維生素的損失越大;另一方面,溫度可減少飼料中抗營養(yǎng)因子及抗飼養(yǎng)因子。目前在動物飼料里通過加溫可破壞的抗營養(yǎng)因子主要包括:胰蛋白酶抑制因子,植物血凝素、葡糖甙等。飼料里存在的“抗飼養(yǎng)因子”非淀粉多糖,如13一葡聚糖、戊聚糖、纖維素、果膠甘露糖等,這類化合物共同特點是不能被單胃動物內源消化酶素分解,適口性差。烘烤后可提高其適口性,但過度烘烤不僅使多種維生素大部分被破壞,且料塊變得過分堅實,反而降低了適口性。
2.3對飼料微生物指標影響據測定,烘烤可降低飼料菌落總數,在80℃溫度下,烘烤12 h、24 h細菌總數可減少80%、90%,在100℃溫度下烘烤12 h、24h可減少93%、96%以上,加熱還可消除或大量減少一些霉菌毒素和細菌毒素的活性。
3、消毒對顆粒飼料質量的影響
常見的顆粒飼料消毒方法有干熱消毒法、高溫高壓滅菌法和射線照射滅菌法。
3.1對常規(guī)養(yǎng)分的影響
除高溫高壓( 121℃,20 min)可引起粗蛋白損失外,其他方法對飼料中常規(guī)養(yǎng)分均無明顯影響[6]。
3.2對維生素的影響
高溫高壓法消毒的飼料除維生素E含量比較穩(wěn)定外,其他維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。其中維生素A損失10.2%~13.2%.維生素Bi損失47.0%~56.7%,而且維生素B,的破壞程度與動物日糧中干燥物質數量有關,干燥日糧的維生素B190%受到破壞,維生素島損失15.7%~23.6%、維生素PP損失13.7%~26.7%。60CO照射有關試驗顯示2.5×104Gy輻照的日糧,其中硫胺素高達40%被破壞,而應用5×104Gy輻射對維生素Bi損失高達60%。飼料中水分增加對硫胺的損失加大,這種情況與高壓滅菌作用正好相反,也有人報道經3×104Gy 60CO輻射后維生素A損失67%,維生素E損失43%,維生素B,損失19%,維生素b2損失8%,經蒸汽高壓滅菌后,維生素Bi損失84%,維生素A損失69%,維生素E損失18%。
4、貯存因素對顆粒飼料質量影響
飼料貯存期間霉變、鼠害、蟲害、有毒有害物質等都可影響顆粒飼料質量。
4.1霉變微生物降解作用所引起的飼料質量下降主要是在夏季。普通一級實驗動物飼料貯存時間越長降解作用越大。降解作用是由霉菌的生長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,通常飼料水分含量低于12%降解作用低,一旦飼料水分含量超過12%,它們就非常容易發(fā)生霉變。霉菌生長過程中代謝作用會產生大量CO2和H20,使霉變進一步惡化。
4.2對維生素的影響 貯存時間主要對飼料維生素含量有影響,對常規(guī)養(yǎng)分影響不明顯,隨著貯存時間增加維生素損失增加。每月損失量最大的是維生素B1(2%~10%)、維生素b2(3%~10%)、維生素B6(2%~5%)。
綜上所述,顆粒飼料質量好壞對實驗動物生產和動物實驗結果都有影響。在顆粒飼料生產和貯存過程中,合理而科學的生產工藝,良好的貯存技術和貯存環(huán)境,是保證顆粒飼料質量的關鍵。
(轉載請注明:富通新能源秸稈顆粒機www.hbwcty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