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而,將糧食轉變為能源,也許并不是最好的辦法。一個解決方案就是,利用其他并非那么重要生物質(biomass)來獲取能源。如果用美國每年產生的農業及木料類殘渣來制取生物燃料,足夠滿足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在交通方面對汽油和柴油的需求。
將這些低等級的生物質轉化為燃料,需要打破堅硬的植物分子,例如木質素(lignin)、纖維素(cellulose),兩者都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。化學家已經知道如何做到這些,但現在的方法成本過高,效率低下,因而從經濟上講,還不適合通過這種方法來大量生產生物燃料。
打破木質素需要面對的調整之一,就是打斷它分子結構中氧原子與苯環上碳原子的連接。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約翰哈特維格(John Hartwig)與阿列克塞塞爾吉福(AIexey Sergeev)最近就完成了這項挑戰。他們發現,一種基于鎳元素的催化劑能夠做到這一步。哈特維格指出,即使生物質和別的燃料一樣,可以提供非化石燃料的化學原料,但化學家們依然需要從中提取出芳香族化合物(aromatic compounds,即分子結構以苯環為主題的結構)。而木質素就是生物質中潛在的最主要芳香族化臺物來源。
更實際地,這些生物質的轉換將越來越多地以最結實的生物質為原料,井將它們轉化為液態燃料,這樣才能方便快捷地通過管道運輸。而液化過程將在作物收割的現場完成。
催化轉化需要原材料極度純凈,這是橫亙在化學家面前的一大難題。他們在進行經典的化學合成的時候,很少用到像木材這類非常“骯臟”的材料。“科學界還沒有就所有這些方法的使用達成一致,”哈特維格說。但有點可以確定,現在有非常多依賴于化學方法的解決方案,尤其是那些找到了合適的催化劑的方法。哈特維格指出:“在幾乎所有大規模工業化的化學反應中,都能找到催化劑的蹤影。”
轉載請注明:河南省富通新能源www.hbwcty.com